【本网讯】近日,由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厚植家国情怀 涵养进取品格”为主题的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拉开帷幕。本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项目包括艺术表演、艺术作品、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四类,共282个项目,7400余名师生参加,是教育系统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实践活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各项评选结果的公示》显示,我校作品《缠传统文化 绣时代之美》(缠花摆设、饰品系列)荣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设计类专业组一等奖,创下我校该类别比赛历史最好成绩。

该作品经我校团委组织的校赛、省教育厅组织的省赛、教育部组织的决赛三个阶段,均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它是我校工艺美术研究负责人王世琴指导学生徐焰春、凌文莉在立足传统审美的基础上,将藏羌织绣技法与现代居家审美融合而创作开发的摆设、饰品系列,共2组10件作品。其作品以天然蚕丝为主要材料,制作技法要求十分严苛,纯手工制作,制作手法、用线、排线、分绳、绕缠、打结等精细度极高,将人们追求审美的价值与实用价值融合,彰显崇尚自然之美、和谐之美、生态之美的绿色理念。


摆设系列由《杷叶金果扇》《金银花蝴扇》《小荷伴青草》《蝶恋菊花绽》等4件作品组成,造型取材生活中常见的自然动植物,将现代家具摆设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以绽放的花卉与蝶花的场景,寓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前提,想生活舒适就要爱护自然。


饰品系列由耳坠、胸花、发簪三类女性喜爱的饰品组成,作品取材于生活常见花卉的含蓄、绽放等自然姿态,造型遵循花卉生长的规律,凸显现代女性端庄典雅气质,对女士发鬓及衣物装饰等有添彩点睛之功,深受女性青睐。
近年来,我校工艺美术研究所依托藏羌剪纸与织绣艺术工作坊,聚焦学校“应用+特色”办学思路,扎根阿坝艺术土壤,抓住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核心点,积极探索“应用+非遗+创新”的发展路径,美育教育课程体系和课堂特色取得良好成效,“八共同”应用型育人体系的积极实践价值日益彰显。
供稿、供图:美术学院 王世琴
编辑:邓琳琳
编审: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