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4年5月4日15:00,我校音乐舞蹈学院教师师立军受邀到水磨镇西羌汇剧场开展“和美乡村大讲堂”第四讲——《戏曲艺术的雅与俗–南北昆乱之比较》宣讲活动。汶川县水磨镇部分居民参加讲座。

师立军从“戏曲概念、戏曲简史、昆乱比较、经典名作赏析”四个方面展开讲解。他表示,戏曲是融合了“诗”“乐”“舞”的综合性艺术,它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古优表演和原始的巫术表演;在汉代,百戏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歌舞戏和参军戏;宋元时期,南戏成为传奇,形成了不同的声腔;明清时期,地方戏和京剧发展起来;非遗样板戏在“五四运动”后出现,其间不断改革。他以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为例,结合现场表演,声情并茂的向观众传达昆曲的艺术与魅力。同时通过展示《窦娥冤》的精彩片段,对比昆曲和秦腔两种不同风格,使观众身临其境。他表示,戏曲艺术是在雅与俗的螺旋交织中发展演进的,既要以文人之雅提升俗文化的品位,使之能够涵养性灵,浸润品德,形成审美趣味的优雅精致;也要不断吸收民间艺术的养分,使之能够清新自然,活泼生动,实现艺术表达的真切实感。

戏曲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种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核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学校立足阿坝州民族地区,是包含藏羌回彝汉等多民族师范院校。长期以来,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推动开展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在艺术熏陶中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振,从而潜移默化增强师生民族意识、塑造民族精神。
文字:梁正 胡朝梅
摄影:胡补都
编辑:邓琳琳
编审: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