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一阳复始,万象更新。2019年,我校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学校逐步形成了粗放式发展与精准式发展、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格局。2020年,是学校“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1月8日,我校于学术报告厅召开学校发展与教育教学研讨会,为迎接学校本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凝心聚智。

教务处、科技处、发展规划处全体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全体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各二级学院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参加此次研讨会。副校长毛英主持会议。

发展规划处处长陈林作学校发展及教育教学现状分析。他按照学校发展规模以在校生11000人计算,按照教育部本科办学状态合格指标和师范专业一级监测指标,分析了我校基本办学现状。对照本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指标,分析了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学校各项建设取得突出进展、长足进步,但部分指标如办学设施建设、电子图书建设、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实验室面积与部颁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的专任教师、辅导员、专职就业管理人员、专职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数量存在缺口。教育教学中存在实践教学不足,校外实训场所不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实习生学科教材配备不达标、教学案例库不达标、部分师范技能平台等教学设施不达标等突出问题。针对学生座谈会和教学督导中集中反映的关于少量教师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他希望各位教师能恪尽职守,加强自我管理,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讲话。他对我校各项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我校围绕“两评估、两转型”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奋力提高干部素质,完善行政队伍建设,改进实验设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2020年是尤为重要的一年,它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校接受本科合格评估重要之年。我校逐步形成粗放式与精准式、内涵式与外延式的办学格局。他分析了召开发展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希望与会同志以高度的责任心为学校建设提供思路,找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校迎接本科办学水平评估,为学校应用型转型集思广益、凝心聚智。







1月8日下午,与会成员分成七个小组,围绕当前学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完善制度建设、机构、岗位设置等方面展开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进行小组汇报。
小组长杨子松、蒋自国、刘伟、梁建东、赵保华、赵晓雨、吴文权代表各小组发言。认为当前学校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体现在人力资源存在缺口,办学经费尚存不足,政策和制度落实不够到位,部分教职员工缺乏担当、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等方面。学校应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制度并加强落实。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在课程建设上需要打造“金课”、淘汰“水课”,需要学生、教师和组织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协同推进。学校要继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对于教师,学校要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完善我校教师评聘制度,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以院系为单位,加强教研室、课程模块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供必需的场地、经费和人员保障,选聘高水平教授担任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体系。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考核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需要加强组织保障,加强党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在制度建设方面,学校要聚焦于学科专业建设。学校要坚持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要求,把学校定位和学科专业建设统一起来。要坚持学科专业建设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在做好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发挥我校艺术学科专业特色优势,不断拓展我校应用型学科专业内涵,逐步构建适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建设要结合学院的实际,学院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分析师资结构,遴选学科方向,组建学科团队,提前做好学科建设的人力资源准备和条件准备。

向武总结。他指出,通过召开发展和教育教学研讨会:进一步认清了形势,统一了认识;进一步了解了校情,厘清了思路;进一步坚定了信心,明确了目标。全校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发展定力;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目标施力;要夯实发展机制,瞄准落实发力。全体同志要充分认识国内外发展形势、教育教学要求,结合相关数据和学校现状,理清发展思路,规划前进道路。学校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领导和干部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政治能力和政治素养,培养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干部,让教育教学发展契合党和人民的要求,形成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夯实学校发展机制和三支队伍发展机制的建设。他强调,学校要聚焦内部奋力发展,完善教育教学人事制度改革,走符合我校情况的特色之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课程建设和创新创业建设,抓紧课程和课堂;要建立学科专业特色,明确学科概念,落实专业建设。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明确了我校今年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进一步摸清了我校“家底”,明确了我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进一步明确了迎接本科合格评估工作中我校尚存在的主要短板,进一步明确了我校应用型转型中还存在的问题。为迎接本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需要全校上下凝心聚智、恪尽职守。
学生记者:伍海艳 李媛
摄影记者:胡莉明、邓启媛
编辑:周正
编审: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