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迎接“科普扶贫四川行”,增强同学们的防灾减灾意识,9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陈宁生研究员莅临我校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专题讲座。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科技文化工作部部长陈应东,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党委办主任、工会副主席田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宁生,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二级调研员顾刚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我校部分领导、老师和2019级新生代表聆听讲座。我校工会副主席马代琼主持报告会。

陈宁生从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典型案例、近年来地质灾害的特点、地质灾害成因、韧性减灾新技术、地质灾害预防等方面进行讲解和分析。结合自身多年来考察、研究经验,以图文并茂、视频等形式将不同地区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案例作详细介绍和成因分析,指出应如何去减少和避免类似灾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他讲道,地质结构与流域地形地貌都是影响灾情强弱的重要原因,气候变化、板块构造运动以及岩石的不同性质也是引发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大高度、高坡度地形地貌也有利于地质灾害发育。他认为四川的中西部和东北部山地坡度大,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地。同时,地质灾害都具有大规模,群发性的特征。大部分灾害都在夜晚发生,容易形成灾害链,影响区域社会经济。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减少地质灾害,也可能降低灾害频率,所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陈宁生还指出,分级多指标的泥石流预测、判识与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避免在自然灾害中的人口伤亡,预测技术的运用首次实现了泥石流早期区域预测,基于分级多指标建立的技术系统,提升了预警精度,极大地减少了误报、漏报等情况。科学选址也极为重要,做好施工生活营地科学选址和安全评估,要秉承危险区内不住人的科学原理,一定要避开沟口、泥石流堆积扇、陡崖、陡坡等地质灾害危险区。同时。安全选址要评估,要在全面调查工程区周边地质灾害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合理评价,综合选择相对安全的位置作为施工营区、临时工棚、租用居住地,并做好必要的防灾措施和监测预警工作。

马代琼做总结,她讲到,通过陈宁生教授的科学知识普及,阿师学子应在防灾减灾方面为政府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灾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盲目恐慌,阿师学子应发扬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的精神,秉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阿师精神。在政府和工会的关心下,让阿坝师范学院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学生记者:陈月莉 廖亮 阿西曲西 唐盈
摄影记者:谭婧 杨先德 周鑫 郭芷
编辑:周正
编审: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