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0月19日上午,由四川省大学生工艺美术大赛组委会主办、阿坝师范学院承办的“地域文脉与时代创新:地方工艺美术非遗的特色化发展与创新探索”主题研讨会在我校美术学院“川西北非遗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采用圆桌畅聊形式,围绕“传承·创新·交融”主题,深入探讨工艺美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为四川高校工艺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研讨会现场)
来自四川旅游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13所高校的代表分享了各校在非遗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四川旅游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代表介绍了纤维艺术课程的“四维协同”教学模式;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一心造物”工作室分享了构建藏羌绣文化基因库的实践成果;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代表表示,通过参观大赛展厅,学习了兄弟院校在AI技术应用方面的先进经验;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代表提出通过“三大路径”推动非遗从静态遗产向动态资源转化。

(图:与会人员分享发言)
(图:与会人员分享发言)
各高校代表还就非遗传承的痛点与突破路径展开深入探讨。内江师范学院代表分享了依托“大千故里”文化资源探索的教学“三重路径”;攀枝花学院代表从权力结构与性别视角出发,反思非遗传承中传承人主体性的保护问题;成都文理学院代表指出非遗传承面临的三大矛盾,呼吁搭建高校与传承人“双向赋能”的协同生态。
本次研讨会充分展现了四川高校在非遗教育领域的多元探索,凝聚了“以赛促学、科技赋能、校地协同”的共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加强校际合作,推动非遗真正融入当代生活。

(图:与会人员参观美术学院工作室)

(图:与会人员参观美术学院工作室)
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还就关心的话题与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参观了美术学院特色工作室的优秀作品。我校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23名学生全程参与学习,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对非遗传承的热情与担当。
文字:朱语熹 王新菲
摄影:马花 蒋茜尹 益西真玛
编辑:陈凌云
编审:查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