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0日至16日,阿坝师范学院“文昌薪火,彝路同行”实践队在指导老师黄敏带领下,赴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中所镇陶家营村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本次实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理论课堂、文化体验、实地调研多维度展开。实践队精心开设了“彝族服饰文化”“民族特色美食”“彝族传统建筑”“藏羌剪纸”“书法艺术”等民族文化课程,并创新融入漆器、剪纸、书法等手工体验,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同时,围绕“彝海结盟”“奢香夫人”“三千孤儿入内蒙”等红色故事进行理论教学,组织学生深情朗诵《中华颂》,深化对民族团结的理解与认同。课堂上,队员们运用多媒体、图文视频、手工教具等丰富形式讲解文昌文化,学生们踊跃互动、积极思考,课堂氛围生动热烈。课间,实践队员还带领学生跳起欢快的彝族达体舞,增进情感交流。

此外,阿坝师范学院、温州理工学院与越西县中所镇人民政府还举行了的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同时,实践队深入中所镇集市、社区、文化广场,通过问卷与访谈开展调研,了解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现状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为助力地方发展积累一手资料。队员们还参访了越西县文昌故里水观音景区和红军长征纪念馆,参与了当地宣传片拍摄。
此次“三下乡”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让当地学生近距离感知民族文化魅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不仅传承了红色基因、弘扬了民族精神,更强化了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有力推动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为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合力注入了青春动能。
供稿、供图:“文昌薪火,彝路同行”志愿服务队
编辑:陈凌云
编审:查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