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民族情暖童心梦”——阿坝师范学院志愿服务队开展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19 资料来源:

【本网讯】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与推广贡、乡村振兴、基础教育事业献青春力量,阿坝师范学院组织多个志愿服务队深入各地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剪纸经典,拼图美育。2024年7月14日,我校志愿服务队在遂宁市安居区琼江社区开展了一场儿童剪纸与树叶拼图活动。在剪纸活动中,志愿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剪纸的历史渊源与基本技巧,孩子们听得入神,学得认真,手中的剪刀仿佛成了他们探索传统文化的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志愿者指导孩子们舞动剪刀,踏入剪纸艺术世界,一张张彩纸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下化身为生动的画面。在树叶拼图活动中,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现创意与美的舞台,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一片片形态各异的树叶在他们的精心拼凑下,变成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在活动中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学会了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学会了发现美和创造美,将美育的种子深植于心。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更是一次心灵与艺术的碰撞,通过剪纸和树叶拼图的创意实践,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应有的力量。

铸梦北川,共筑未来。2024年7月15日,我校志愿服务队在北川县城社区开展了一场以“舞指童心欢乐营”为主题的特色课程。志愿者们精心策划通过手指舞的特色教学形式,为社区的孩子们开启了一段充满创意与乐趣的学习之旅,向孩子们传授肢体语言表达方式,提升孩子们肢体与大脑的协调能力,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与学习兴趣。孩子们展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认真聆听讲解,积极模仿动作,用灵活的手指进行情感交流、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本次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新的技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感恩旋律,美育浸润。2024年7月15日,我校志愿服务队在遂宁市安居区琼江社区策划了一场充满温情且教育意义深远的公益活动。志愿者组织的手语舞蹈课《感恩的心》,以其独特的教学魅力,伴随着音乐将每一个手语动作的深意娓娓道来,让孩子们学会了手语舞蹈,更深刻理解了感恩的意义,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颗感恩的种子,静待未来生根发芽。在集体锅庄舞活动中,欢快的音乐节拍,充满活力的舞步,吸引了众多行人驻足观看,让孩子们感受了锅庄这一传统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体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参与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此次活动,在感恩与文化交织而成的温暖和力量中,孩子们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在成长的道路上,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恩生活、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储备力量。

民族花开,普语筑梦。2024年7月15日,文学与历史学院推普支教实践团赴汶川县水磨镇马家营村进行推普支教汇报总结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理念,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汇报总结活动中,马家营村的孩子们汇演了《红星闪闪》手势舞与少年拳武术操。汇演结束后,推普支教团为积极支持并参与本次推普支教活动的马家营村的孩子们赠送了课外读物,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推普支教团还向马家营村捐赠了涵盖科学、文化、历史及生活等多种类型的书籍120余本,并在马家营村进行“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实践基地”挂牌仪式。马家营村总支部书记、主任刘明虎向推普支教实践团表示感谢,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和专业精神,为马家营村带来了新的活力,指出志愿者们是新时代青年的学习榜样。为了表彰志愿者们,刘明虎向推普支教团成员颁发了“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增强阿坝师范学院与马家营村推普支教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构建了校地双方长期沟通合作的桥梁,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携手朝阳,关爱儿童。2024年7月15日,文学与历史学院志愿服务队于在汶川县郭家坝吉祥社区开展了关爱儿童系列活动。志愿者们与社区孩子们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家庭成员、个人心理状况等。志愿者们耐心倾听,用关爱和陪伴为孩子们带去心灵的慰藉。志愿者们积极开展作业辅导活动,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耐心地解答疑问,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孩子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志愿者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游戏活动,在游戏中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提升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凝聚力。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一起做手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动手制作了各种精美的手工作品。通过这次活动,志愿者们用关爱传递着正能量,用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将这份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爱儿童的成长。

彝区推普,沟通无界。2024年7月15日,我校推普社会实践团在喜德县彝欣社区开展推普实践主题教学活动。在朗读教学活动中,实践团队员带领社区学员共同诵读经典佳句,品味文字的韵律之美,传授朗读的精髓与技巧。针对个人朗诵,进行一对一的精准辅导,帮助学员在发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实现进步。在体态操教学活动中,实践团队员逐一分解体操动作,为学员耐心示范和指导每一个动作,指导动作规范标准,确保每位学员都能精准掌握动作要领,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和谐,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在调研活动中,调研组到彝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彝欣社区技术培训点开展问卷调查,调研组成员分发调查问卷并进行回收整理,秉持严谨态度,在现场细致整理问卷,反复核对调研资料,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以保障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后续的推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本次活动,实践团队积极探索提升彝区语言能力的新路径,助力搭建彝欣社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有效促进了普通话在彝欣社区的普及与应用。

铸梦北川,共筑未来。2024年7月15日,数学学院志愿服务队到绵阳市北川县永昌镇尔玛社区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寄宿儿童、困境儿童等少年群体的关心和关爱,促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志愿们向孩子们介绍“神秘数字”的概念,通过有趣的演示和实例讲解,让孩子们对数字有了全新的认识,锻炼了思维能力,激发了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舞蹈课堂上,志愿们以其熟练的舞蹈动作和亲切的教学风格,引领孩子们进入手指舞的世界,注重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情感表达,鼓励孩子们用手指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艺术的美感和多样性。此次活动的顺利展开,提升了孩子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传递了舞蹈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志愿服务队员的教育智慧与教学创新能力。

语暖心晴,推普花开。7月15日,我校数学学院推普支教实践团前往茂县雪花井社区开展以学习雷锋精神和讲好普通话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在雪花井社区,推普支教实践团介绍了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讲解了雷锋的故事,朗读了关于雷锋的文章,让社区孩子们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让雷锋精神走进日常生活中去。推普支教实践团通过小故事的导入,讲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从字词的搭配、字的发音等方面讲解如何说标准的普通话,并精心设计绕口令和朗读短文比赛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供展示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机会。实践团队员带领孩子们讲解普通话推广宣传手册,引导孩子们深刻理解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并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完成了普通话宣传海报的制作任务。在本次的宣传活动中,通过讲述雷锋故事和普通话的基础教学与训练、诗歌朗诵、绕口令训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普通话水平,增强文化自信心,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熟练、规范的使用普通话。

诗风雅韵,配音传颂。2024年7月16日,我校志愿服务队在遂宁市安居区琼江社区开展一场以“诗风雅韵,配音传颂”为主题的配音活动。志愿者们精心选取影片中的经典桥段,引导社区的孩子们化身为历史人物,用他们纯真无邪的声音,为影片角色注入新的生命力。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横生的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增进了友谊,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本次活动深刻体验了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传承之旅。在社区孩子心中悄然种下文化自信与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同时,活动也为社区文化建设树立了典范,彰显了社区在青少年成长与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将带着对配音的热爱与自信,勇往直前,成为文化传播与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在此次的推普支教系列活动中,志愿者们完成了普通话推广任务,展现了青年大学生积极践行“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精神的决心。阿坝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将坚定不移地深入基层、勇于实践、不断追求创新与真理,继续为乡村振兴、乡村教育的蓬勃发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广泛普及贡献自己的力量,使青春在祖国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供稿:阿坝师范学院志愿服务队

编辑:容苑

编审:查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