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4年5月2日15:00,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杜海兰受邀到水磨镇西羌汇剧场开展“和美乡村大讲堂”第二讲—《乡村文明,礼仪先行-乡村文明礼仪培训》宣讲活动。汶川县水磨镇部分居民参加此次讲座。


杜海兰紧扣“新时代和谐美好的乡村建设”主题,围绕“什么是乡村文明礼仪、为什么要建设乡村文明礼仪、如何建设乡村文明礼仪”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宣讲。她表示,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邻里礼仪、家庭礼仪等,人们应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她强调,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水磨镇作为著名的旅游景区,乡村文明和农村礼仪建设十分重要,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处理游客与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帮助父辈适应新时代要求,建设更加和谐友爱的美丽乡村,让文明新风拂面而来、文明之种遍地生花。
乡村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动阿坝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校主动服务中央和地方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从“抓党建”“育人才”“兴产业”“治环境”四个维度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实现帮扶政策与地方实际需求、发展目标的有效结合。一是抓党建方面,学校赋权增能驻村干部,将资源下沉到乡村,有效解决村民难题;以“以校带地、以地促校、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为目标,深入推进学校基层党组织与地方党支部的结对共建工作;二是育人才方面,学校坚持师范教育主体责任,共建汶川县南部学区教育发展联盟,着力推动构建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全方位帮扶体系,切实解决群众在教育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三是兴产业方面,学校以孵化中心为载体,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第三方服务机构、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体等合作,有效整合资源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四是治环境方面,学校坚持以黄河流域生态为主线,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从多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造平台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生态屏障。
文字:卜艺萍 邓晓鋆
摄影:段安镜
编辑:邓琳琳
编审:郑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