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伟是阿坝师范学院派驻汶川县水磨镇马家营村的第一书记。十年光阴,他与马家营已血脉相连;此刻,他渴望用行动回馈这片滋养他的热土。怀着这份深沉的归属与责任,他毅然踏上了驻村帮扶的新征程,决心与乡亲们并肩奋斗,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党建引领聚合力,乡村振兴添动能
作为马家营村驻村第一书记,他始终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通过高质量落实“三会一课”,修订完善村级制度5项,组织“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交流2次,推动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双提升”。同时,以“党建+”为抓手,开展禁毒防诈、森林防火等主题宣传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让党的政策和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筑牢乡村治理根基。

微网实格优治理,为民服务暖人心
面对村域广、人口多、治理难等挑战,他以“微网实格”为载体,结合阿坝州“石榴籽工程”,从帮老人代缴电费到为留守儿童协调学业辅导,从协调产业帮扶到化解邻里矛盾,他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传递温度,累计收集社情民意50条,化解矛盾纠纷24件,代办民生服务32项。组织“无忧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发动党员群众参与文明劝导、文化惠民等活动,让“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村”成为现实,让每一个马家营村群众都能感受到“石榴籽”般的紧密团结与温暖。

实干担当惠民生,产业帮扶促增收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争取派出单位阿坝师范学院支持,落实帮扶资金45万元,实施“村光亮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160余盏,点亮村民回家路。针对农产品销路难题,以工会定点采购、内部销售、线上推销等形式,助销猕猴桃1万斤,实现增收4万元。同时,依托“小马超田园”马家营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将历史人物“小马超”的励志故事融入研学课程,吸引周边学校学生参与农耕体验、非遗传承等活动。同时,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

清洁村庄齐动手,共建美好新家园
每周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清洁村庄”志愿服务活动,清理河道垃圾、整治村道卫生、美化庭院环境。通过“美丽庭院”评选,调动村民积极性,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如今的马家营村,道路整洁、溪水清澈,房前屋后绿意盎然,一幅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荣誉属于集体,奋斗永不止步
在全体村民和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马家营村先后获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2023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样板村”(2024年),李伟伟也荣幸获评汶川县“群众工作优秀个人”(2025年)。这份荣誉是激励,更是责任!回想来时路,从入户走访的暖心对话,到清洁劳动的挥汗如雨;从深夜灯光的政策研讨,到田间地头的产业谋划,他与马家营村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干群同心、携手奋进的力量。未来,他们将继续以“石榴籽”般的凝聚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供稿、供图:组织部 唐维伟
编辑:邓琳琳
编审:查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