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学院2025年暑假“三下乡”理论普及宣讲团防震减灾团队顺利开展工作
发布时间:2025-07-12 资料来源:

【本网讯】为提高汶川县居民与游客防震减灾安全意识,资源与环境学院防震减灾理论普及宣讲团开展了为期七天的“三下乡”活动。从7月5日到11日,他们走进水磨镇、漩口镇、映秀镇以青春之力播撒防震减灾知识。这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与生命安全的深度对话,专题宣讲拆解避险要点,总结实践经验,用专业与耐心,让安全意识从文字变为群众的“实用指南”。

水磨镇的早上,宣讲队与当地政府一起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活动现场,团队工作人员分工协作,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过往群众介绍讲解地震的成因、前兆、避险方法以及灾后自救互救等知识。面对群众们提出的各种疑问,团队成员耐心解答,让大家对防震减灾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

团队对水磨镇的商铺和行人发放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地震逃生技巧,提醒大家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震意识。

漩口镇的街道上,团队在街道商铺旁举行了一场防震减灾知识宣讲会。宣讲会上,团队成员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地震的危害以及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和家人。宣讲内容丰富实用,涵盖了家庭防震准备、公共场所避险要点等。现场群众听得十分认真,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在漩口镇走访过程中,队员们发现经过之前的宣讲,不少群众对防震减灾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存在一些认知误区。针对这种情况,队员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纠正,进一步巩固了宣传效果。

映秀镇的宣讲会场设在漩口中学遗址旁,旁边的中学建筑物无声诉说着曾经的创伤。“正是经历过灾难,我们更要学会保护自己”,队员们结合映秀镇的宣讲情况,重点讲解了灾后重建中的防震知识以及如何应对余震等,引起了现场群众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宣讲非常有意义,让他们更加懂得了珍惜生命、做好防震准备的重要性。在之后的走访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群众对活动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为团队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了参考。

本次三下乡活动结束后,团队指导教师刘文超及时组织召开了总结大会。会上,队员们分享了此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家一致认为,此次三下乡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意义重要,不仅向群众普及了防震减灾知识,提高了大家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也锻炼了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大家也表示,将把此次活动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三下乡活动,理论普及宣讲团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心贴近群众,让防震减灾的种子在乡镇沃土中生根发芽,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和掌握了防震减灾知识,这不仅是知识普及,更是对生命热爱。青春足迹印在乡镇,科普力量留在心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扎根大地、服务人民的赤子情怀。

图/文:余田田

编辑:刘文超

审核:余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