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院讯】2025年7月10日-16日,阿坝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文昌薪火,彝路同行"实践队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陶家营村,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课程、实践研学、文化调研等多维联动形式,实践队为当地青少年和居民送上了一场文化与精神的双重盛宴,取得了扎实的社会实践成效。

实践队立足彝族文化特色,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主题课程:从彝族服饰文化体系解析、民族特色美食制作,到中国少数民族节日风采展示、传统房屋建筑技艺讲解,再到藏羌剪纸、书法体验等,课程形式生动多样,内容深入浅出。队员们通过互动教学、实物展示、手工实践等方式,带领当地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元魅力。
为增强活动参与感,实践队还为孩子们准备了专属学习纪念品——定制帆布包、铅笔套装、徽章及笔记本等,既实用又富有纪念意义。课程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对彝族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课堂教学外,实践队还走进越西县中所镇集市、社区、文化广场,与当地居民展开深度交流。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队员们详细了解了越西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具体成效,并收集了基层群众对文化发展的建议。
实践队还参访了越西县文昌故里风景名胜区水观音和越西红军长征纪念馆。在文昌文化发源地,队员们感受"崇文重教"的传统底蕴;在红军长征纪念馆,通过珍贵文物与历史影像,重温红色记忆,汲取精神力量。参访后,学生代表感慨:"原来我们的家乡有这么多值得骄傲的文化,未来也想为传承出一份力。"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让当地学生近距离感受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不仅传承了红色基因、弘扬了民族精神,同时也强化了责任担当,推动“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为促进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合力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文图:实践队
一审:顾 鹏
二审:范燕华
三审:邓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