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根据《专业综合实践2》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为提升学生对于公共艺术专业的认知。2023年4月11日-4月14日,由教师王杨林、彭潘丹犁带队2020级公共艺术1、2班前往成都进行实践课程的考察与学习。
4月11日,全体师生前往成都元气蛙动漫科技公司进行考察,公司骨干成员李昌虹老师,就公共艺术专业的特点与动漫行业中的“契合点”做了详细的讲解,鼓励大家勇于打破固有的求职观念,积极主动的拥抱未来。

李昌虹老师进行讲座
4月12日,同学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成都市重点打造特色村落“川音艺谷”参观。四川艺谷研究院吴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川音设计团队对老建筑群进行改造活化,形成了丰富的立体院落空间,创造了崭新的视觉空间形象,院落上下一新,艺术品错落摆放,曾经的老院子顿时成为了充满潮流艺术感的打卡地,整个村落的打造遵循“结构改造、功能再造、文化塑造、生态营造”原则,让同学们看到“公共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发展空间。

吴赟老师介绍工作室运营模式
4月13日,同学们前往“拾里庭院”体验农耕文化,学习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该村落依托“川西林盘”资源,发掘和传承以川西喜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以广袤农田、林盘庭院、文创艺术、亲子喜乐等项目为依托,通过“共享”模式,丰富乡村元素,使之旧貌换新颜。同学们通过参观和交流,增加了对新农村的认知。

同学们体验“拾里庭院”
4月14日,“和合之道”国际艺术园区负责人王旭辉老师分享了题为《公共艺术的乡村实践》,向同学们讲解了艺术从最初的田野走上庙堂---脱离岩壁进入画框---从实用器具走向纯粹展厅---20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又从美术馆走向了城市公共空间---从架上走向景观---现在又从城市走向了乡村。随后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园区内的公共艺术作品,通过理论加案例的讲解,使得同学们对于“公共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方法又多了一层理解。

王旭辉老师讲座
经过本次外出实践,同学们对于“公共艺术”的输出方式有了新的见解,不管是城市还是新农村都有“它”的身影,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同学们增强了信心。
摄影/王彪
撰稿/王杨林
审稿/焦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