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感恩、奋进、务实、创新”
发布时间:2024-09-27 资料来源:

1.“感恩”

“感恩”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人性纯良、友善、仁慈的体现,是衡量个体道德素养的标尺,是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5·12地震后,在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帮助下,阿坝州搬迁水磨镇四家工厂,在平坝稀缺、寸土寸金的阿坝山地和岷江谷地中,划拨了1000余亩最优质土地重建阿师校园。这份恩情,阿师人永记于心,通过结对共建、新疆凉山支教和“三下乡”等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使学生能够扎根民族地区、扎根教育一线,引导更多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2.“奋进”

“奋进”指振作而鼓劲,勇往直前、振奋向前,是继承与发展、学与思、知与行的统一。就阿坝师范学院而言,“奋进”就是不断充实、更新、完善自身,在求真务实、树标立范、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过程中百折不挠、超越自我、永远向前。学校从普通专科(1978年)、普通本科(2015年)到硕士点授予优先培育单位建设(2023年),阿师人始终坚持勇于担当、砥砺前行的“奋进”品格。学院鼓励学生积极进取,追求卓越;鼓励学生勇于追逐梦想,不断提升能力和素质,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务实”

务实精神是学院最基本的校风。“大人不华,君子务实”“讲究实际,实事求是”。求实在哲学层面具有丰富的价值观意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基本立场。而求实思维是人们获得正确思想和开展正确行动的前提,它要求人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多年来,学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有思想上的崇高追求,又有踏实肯干的作风和干劲,逐渐形成一种务实的精神。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民族地区乃至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4.“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转变观念,不断确立新目标,积极拓展新思路,及时解决新问题,切实取得新成就,努力达到新高度。学校本着提高师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其在学习和研究中勇于探索同时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平台,鼓励师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下一条:校名